侧边栏壁纸
博主头像
Fup1p1 's Blog 博主等级

梦想是财富自由~

  • 累计撰写 38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24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11 条评论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2024年终总结

Fup1p1
2024-12-31 / 2 评论 / 414 阅读 / 0 字

看了很多师傅们的年终总结,大家都有在认真地做总结、规划未来呢。虽然我文笔拙劣,但本文都是我的真实感受&思考,我厌恶伪装、更讨厌立人设,我多希望所有人都能摘下面具,真诚地交流(说的就是你!hr们😕)

Say good bye to 2024!

2024,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Geek的数字,也许是因为它和1024这个计算机领域中标志性的数字仅有一字之差吧hhh

0x01 实习&秋招

这一年,绕不开的便是坎坷求职路啦。如今回想起来,发现自己好big胆哈哈哈,为了积累实习经验,甚至不惜旷课、逃课(幸亏精确计算过,不然再多旷一节课就直接挂科了)。寝室还有刷脸门禁,辅导员偶尔会查看刷脸记录,幸亏我“跑路”的时候刷了一个进门的脸嘻嘻。就是担心辅导员瞅见我几个月未出寝室的记录,觉得我在寝室嗝屁了

那段时间很怕辅导员...我怕他刀了我

就这样,在上海和杭州战战兢兢地生活了五个月和四个月,所以我打算单独把这块拎出来,展开说一说

上海——小红书

先谈谈上海(可能有些焦虑向,不喜欢的可以跳过)

上海就像一个平行时空,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体验和感受。至少我个人感觉这里对于大多数没有存款和背景的年轻人来说,更适合旅游,而不是生活和工作。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这里存在更多的工作机会(众多互联网大厂的总部、各类外企云集)更高的薪水(emmm大概率吧),更发达的餐饮等服务业、更完善的娱乐设施(迪士尼、上海国际赛车场...),当然伴随着的也是更高的生活成本(物价、房价)

但在上海生活的这小半年真的完完全全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,用最近流行的话说,就是祛魅了。

来之前,我对上海的记忆还停留在2008年。那时候来参观上海世博会,虽然只有五岁,但我依稀记得黄浦江畔高耸的璀璨明珠、琳琅满目的各国会馆,那景象着实令人向往

但...

二三年九月,又来到上海参加蓝帽杯半决赛,出了地铁站就直奔新天地广场解决午饭。一年多过去,许多记忆早已模糊,但陶陶居烤鹅扑鼻的香气是真的一点没褪去

香!我吃吃吃!

身旁的队友一出地铁便感慨道:“上海的地铁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,我以后肯定不会来这里工作。” 我当时还反驳了他:“我觉得上海挺好的呀。......” 然而,三个月后,其中一个人竟然又回到了这里,更令人意外的是……他所实习的公司就在新天地地铁站的正上方,没错,那个人就是我。这...这难道就是命运的安排吗?

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九点,我便屁颠屁颠地跟在一群西装革履的各行精英们身后涌向地铁口,想象自己也是一个小大人。他们手提公文包,迈着急促的步伐奔向各个地铁站台,很多人为了赶最近的一趟地铁,避开自动扶梯,径直从步梯上冲下去;他们表情严肃、眼神中透露着疲惫与麻木,脸上早失去了气色,似乎写满了工作的OKR、KPI的指标;他们身上散发的不是名贵香水味,而是一股浓烈的班味……

上班高峰的地铁人潮涌动却又异常宁静,安静到令人窒息,这和节假日、下班时段的嘈杂的车厢真的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地铁车门一开,人群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所驱使,如潮水般涌进。这景象宛如羊群被牧羊人赶入羊圈一样

不出一周,压抑感便悄然袭来。我还好只是感到压抑,身后背的双肩包可着实快被压扁了!下班时段的地铁更加拥挤不堪,晚上七八点却仍要等上两三班才能挤上回程的地铁。就这样,每天花在通勤的时间少则一个半小时,多则两个小时。如果有人问我,你在上海这小半年学到了啥技能,我想我会说,我可以不扶扶手,在地铁上一站站几个小时,怎么样,厉害吧

有一天突然想起之前说的那句话,真的好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,人总是要为自己所说过的话负责

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发帖,一句话/图证明你到过上海

许多人纷纷在评论区晒出外滩、陆家嘴的打卡照。我摸了摸脑袋,太多啦:

  • 整个上海市的蜜雪冰城的饮品都要贵一块

  • 个人社保缴费最高比例只有7%

  • 沪C车牌甚至不能进入上海市区

  • 乘扶梯时默认的左行右立

...

离开的想法在那个雨夜悄然萌生...

细密的雨丝悄然打湿了他的肩头,他伫立在一间房产中介的铺子前,目光凝重地扫过那一排排令人咋舌的房价。他开始思考,是否真的愿意用青春和汗水,换取这座城市中某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落...夜幕降临,静安区的一座无电梯未通天然气的老旧小区(砖瓦的年纪比他爹都大)里的某间仅有六七平米的狭小破旧的出租屋内(md就这还要6w多一平)传出了一阵破碎的声音——哦,原来是他的上海梦彻底破碎了。

秋招其实也拿到了两个base在上海的Offer,不过都一一拒绝了

终于到了离开的这一天。有人说离开魔都,会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,但我不一样,我很激动,很兴奋,有一种解脱的感觉。坐在驶向上海虹桥站的网约车后排,我摇下窗,长松了一口气,然后对着窗外比了一个中指

实习生活

90天的时候写过一篇小记,现在回看,依旧能回想起当时的迷茫↓

https://www.fup1p1.com/90days-in-xhs

恰逢王者荣耀互联网杯(各个互联网大厂之间的对决),公司内部先决出最强队伍。结果第一场淘汰赛就碰到了公司最强的队伍——Red Star,也是今年互联网杯的亚军。看到对面奕星亮出的国标,我直接黑人问号,不是这么空的吗?我想举报,当然不是举报他开挂,而是想向他leader举报他是不是平时工作量不够饱和😇

四个人开始了合租生活,搬到了上海马戏城站附近,另外一个实习生调侃道:我们是住在马戏城里的小丑。好像还真是👍🏿

牛马之苦,何以解忧? 唯有甜品🍦!虽是冬天,但每周坚持打卡DQ,把新品都尝了一遍,被其他实习生授予“甜品大师”称号。


吃来吃去,还是小角兽最好吃

一天leader很高兴,春节活动期间我们拦截了x台风险设备,为公司避免了x万的损失(老板就爱看这些指标),还说要帮我们去拿一些小红书的周边玩偶。可惜直到我离职,leader也没能想起这件事。果然leader都是天生的画家——擅长画饼

上班时偷偷面试,拿到了阿里和美团的暑期实习Offer,便提了离职

leader和我聊了很久。美好的祝愿后,也诚恳也指出了我工作中的改进空间——不够主动、缺乏沟通。我完全认同,自己平时也意识到了。

  • 遇到问题,总是担心麻烦他人,更倾向于自己解决。其实很多问题请教一下mentor,可能很快就能找到解决方案,但依靠自己往往要花上数倍的时间和精力。无形中延长了解决问题的时间,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效率。

  • 毕竟是i人么👉👈,每次跨部门交流,难免会感到一丝拘谨。听说工作能把i人变e,确实,这几个月下来发现自己也没原来那么i了

后面去阿里实习便开始注重这些问题

最后,还是非常感谢小红书的,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。在这里接触到了前沿的技术。leader也很信任我,愿意把一些项目交给我来做。

包括对小红书这个app也有了全新的看法,实习之前从未使用这个app,毕竟有言道 :" 百度贴吧==男厕所,小红书==女厕所,知乎==公共厕所。"但毕竟是个内容分享和社区互动平台,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,至少查找旅行攻略、记录生活啥的还是挺好用的。

杭州——阿里

谈谈杭州

杭州就舒服多了,至少公司附近的房租能够负担得起。天晴,就骑自行车通勤,下雨,坐两站地铁也就到了。

左图在上海的出租屋,右图则是杭州。床太大了,带的被褥居然铺不满hhh。最重要的一点是,这四间房租都是差不多的

余杭区还是非常宜居的,紧邻著名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,距离西湖也不是很远,有空的时候可以骑骑车,真骑行圣地

实习生活

彻底告别大小周作息(反正以后是不可能再找单休/大小周的工作了,除非钱能砸晕我),回归双休的正常作息了,实习工资也大幅提升,这四个月过的还是非常滋润的

尽管是双休,但周末公司也有餐补,据说是为了鼓励员工周末去公司自行学习。所以周末没事的时候会去公司自习一会,然后蹭饭吃hhh。顺便去了一趟工位,发现整层楼都没几个人在加班,当时心想,这个公司我待定了哈哈哈

入职的时候给我发了一台最新的MacBook Pro 2023,从没用过这么贵的电脑(在前司给实习生用的还是19款intel芯片的老mac,经常卡的我怀疑人生)

朋友的一句"最先进的磨盘"真的给我逗乐了。所以我一直在想公司到底是给人配一台电脑,还是给电脑配个人呢。

公司贴了很多卡片,主题经常会更换,说实话我还挺喜欢的。虽然后面想想这个行为本质上就跟给奶牛放音乐,促进产奶量好像没有任何区别。

上面我都能理解,但是你在小便池上搞这种,那我可要说说你了

有一天,我的mentor拍了拍我说,我写的代码上线了。我抓了抓脑袋,一想到我写的狗屎代码要跑在几亿台设备上,心里既紧张又有些害怕——万一出现崩溃怎么办?但与此同时,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,毕竟也是几亿台设备hhh

很快就到了转正答辩的那一天。三个P9高管坐在我的对面,主管则安静地坐在我的身旁,四双眼睛专注地审视着我花费一周时间精心准备赶出来的答辩材料,他们认真地倾听着我的汇报,当然最后还要抛出产出相关的等等问题。走出会议室,我仍处于一种惊魂未定的状态,主管拍了拍我的肩,"你今天怎么这么紧张"。回想起刚刚开始汇报时,我的声音的确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...但在残酷的50%的通过率下,真的很难不紧张...

离职的那一天,leader问我打不打乒乓球。可面对他犀利的旋转球,我几乎毫无招架之力,没过多久便败下阵来。他笑嘻嘻地看着我,“你可别放水呀”。那一刻,我很惭愧,感觉好像不是他比我大十多岁,而是我比他老了十多岁。好吧,我才是老东西。

离职归还了电脑。好吧,前面那个问题我暂时想明白了,是给电脑配个人。除非工作满四年,才可以0元购买工作用的电脑

离职的手续办的很快,因为我是实习员工,并不是正式员工。交还了电脑,再点开阿里钉,发现我的账号已经被系统删除了。还是有些伤感的,虽然明年还会回来,但是这一百三十多天的聊天记录、编辑过的文档、编写的项目都被抹除了...

坎坷秋招历程

忘不了那个炽热的午后,正打算回出租屋午睡,还没走出公司大门,手机弹出了微信消息 "hr打电话通知你了吗",我一下紧张了起来

正在打字,突然手机又弹出一个电话

“您好,是xxx同学吗,我是阿里的hr。......您实习期的表现和产出都是ok的,录用通知书国庆节前会发到你的邮箱......”

没有笑,没有哭,没有任何表情。只是在原地站了一会,觉得一身轻松...

我努力过无数次了,机会只会出现在这其中的一两次",这句话来自《飞驰人生》。回想我的求职历程,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我的经历。

从大二下学期开始,我陆续投过十几份简历,但无一例外,要么简历石沉大海,要么就是嫌弃我是大二学生、实习时间短等等,连一次技术面试的机会都不给。

直到有一次在刷boss直聘的时候,xhs的技术主管要了我的简历,我才有了第一次技术面试。

后续通过了面试,但是当时面临课程的压力,担心去实习会影响学业,甚至导致挂科。学长的一番话,让我做出了学生时代最大胆的决定(现在看也是正确的决定)——旷课,外出实习。后面进入公司也才发现,我当时用掉了组里最后一个实习hc,后面一两个月内都没有再招实习生。

我觉得秋招另外教会我的一点的便是:不必过度担忧未来

我一直是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,小时候,一位中医看了我一眼就对我的母亲说这个孩子心思太重

没错,在学校时,我常常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实习;好不容易找到了实习,又开始忧虑是否能顺利转正,或者公司是否有足够的hc。顺利转正或者通过面试拿到正式Offer后,又开始担忧是否会因为各种原因毁掉意向书或三方协议。入职之后,新的焦虑接踵而至——担心自己过不了试用期。即便顺利通过了试用期,依然会害怕面临裁员或是绩效不达标的压力。

过去的一两年内,经常深陷于这种无尽的焦虑之中,但这种持续的担忧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,反而让我在每一个阶段都倍感压力,无法充分享受当下的成就和进步。

倒不如专注于当下,做好手头的工作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是否有hc、是否会被强行毁意向、整个部门的裁员这些问题,更不是靠个人力量能够控制和抵抗的。

0x02 Life🚀

今年在世界地图上留下了更多足迹,也培养了新的爱好

Jan.

南京之旅!

和xhs的其他实习生一起去了南京!南京酱板鸭吃了,中山陵的鸽子也喂了,总统府也逛了

Feb.

福州平潭岛

春节同父母、朋友几家人自驾去了福州平潭岛,平潭的海蛎饼和海鲜是真的不戳

杭州鸬鸟山

和Ge9ian参加了户外俱乐部,登顶后一起吃了关东煮,暖汤滑过喉咙,这种感觉谁懂~

Mar.

忙于项目,周末就在上海市区逛逛啦,周末去了上海植物园赏赏花,缓解缓解压力

Apr.

舟山——衢山岛

又参加了一次户外俱乐部,这次一起看了海。还结识了一位在B站工作的产品经理,他看待生活的态度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。我记得他对我说:

买台相机、一套户外装备,节假日拼上年假可以出国看看。 还给我翻看了他的朋友圈,那些遍布世界各地的足迹,真的很让我向往。

上海——F1中国大奖赛

今年新入坑了F1,发现自己还是更钟爱油车轰鸣的引擎声。

只看了练习赛,见证了周冠宇第一次在本土作战。只可惜明年小周没席位了。

May.

故游双龙洞

离职的空窗期,回了一趟学校,和室友故游双龙洞(这次依然缺席一位),上一次来还是大一刚入学,转眼就要毕业了呢

Jue.

国赛半决赛——福州

终于打进全国总决赛,圆了去年的梦

海鲜大餐,走起!泡了个澡,也是享受起来了,真的爽!去年来福州比赛住的也这家酒店——中海凯骊酒店!

Jul.

国赛总决赛——成都

最后拿了二等奖,还是有点小可惜的,差一点就国一了,讨厌可信计算...

成都这座城市充满了烟火气息,这一点可比上海好太多太多了,超爱这座城市

主办方贴心地安排了晚宴和川剧变脸表演。和队友吃了成都火锅,巴适得很。又参观了一遍成都熊猫基地,天气太热,这次熊猫都在睡觉hhh

希望下辈子做一只纳木措里翱翔的棕头鸥我可不想做熊猫,熊猫不自由

Aug.

迫于转正答辩以及秋招的压力,这个月就乖乖待在杭州了

参加了公司的二十日3km跑,最后也是顺利拿到了奖品。公司这方面还是做的很好的,经常组织篮球赛、足球赛,明年看看能不能进足球队哈哈哈

Sep.

过完了21岁生日,许愿完没过几日,便收获了第一个秋招Offer,还挺灵的。真别说,今年幸运一直都挺在线的,出去玩也都是好天气hhh。

Oct.

西藏

其实我原本是计划从成都出发,沿着G318川藏线骑行,甚至已经在挑选合适的瓜车了。朋友保研后也在计划旅行,好巧不巧,目的地同样也是西藏,于是刚好结伴同行。同行的四人都保到了浙复交,太牛了,orz

同伴说道:“我觉得我们好牛逼啊,二十一二岁的年纪就站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珠峰脚下了!” 哈哈哈,我也这么觉得

二十一岁,所以在珠峰脚下做了二十一个俯卧撑

Nov.

最后一场CTF比赛——省赛

本来在国赛打完就打算"退役"了,但是又被指导老师拉回来再打一年...

于是又拿一个省一,彻彻底底地结束了自己两年不到的CTF生涯

驾照get

科三科四一把过,终于拿到了驾照。下一步就是买车了,不想靠父母,想凭借自己的力量,立个flag,希望是26、27年吧~

Dec.

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📷,开始自学摄影

这个新爱好挺好,就是有点费米,买了相机还要配镜头,配了镜头发现还缺个三脚架......快把我实习攒下的钱给掏空了😭

等明年正式入职了,发工资了再换套大三元镜头玩玩

第一次团聚

很难想象,直到十二月,寝室六人才整整齐齐地吃了第一顿饭。希望明年毕业不是最后一个离开寝室的,不然真的会难受到爆

独闯日本

一直都在期待一场一个人的旅行...

不必迁就他人,自己做攻略、规划旅行路线,体验一场彻彻底底的自由行

在富士山下的河口湖,突然间不想再按部就班地打卡景点。索性就骑着自行车,环湖一周,任由湖风拂面,欣赏着富士山的壮丽景色

个人感觉东京更像国内的上海,大阪则对应成都,更具有烟火气。在东京的第三天便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压抑感...一天在东京地铁的通知栏看到一行字:大幅晚点,一堆日文中夹着四个醒目的汉字 人身事故(就是卧轨啦)。

转机又回到上海,这一年形成闭环

学长热情地接待了我,请我吃烧烤、看电影,又和他聊了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

最后和学长在外滩跨年。回去的就非常不便了,地铁只有几条线路延长运营时间(我还沾沾自喜提前做了攻略,到了地铁站才发现这线路居然只开一个方向)、打网约车也要排队

于是乎,新年第一天的凌晨,同数千数万人一起,在寒风中骑了一个多小时的共享单车。

上海啊,你怎么还是这么冷漠呜呜呜

0x03 与孤独握手言和

这一年也是尝尽孤独的一年,在学校还能跟室友、集训队里的队友聊聊天。然而进入职场后,孤独便如影随形,怎样都甩不开。回到狭小的出租屋,疲惫不堪地瘫倒在床上,才惊觉自己一整天竟未曾开口说过一句话。为了排解这份孤独,晚上便找兄弟开黑打游戏(其实早已对游戏本身失去兴趣,只是想通过语音聊天缓解内心的空虚),他们不在便只能无聊地靠刷着抖音、B站的“奶头乐视频来麻痹自己的大脑。可是放下手机和平板后,孤独再次如潮水般涌来,将我彻底笼罩。

寝室群,室友说的好像还挺有道理的,可惜身边都是男程序员呜呜呜

我开始怀疑自己患了轻度心理疾病...

直到某天忍不住向学长倾诉这些感受,学长安慰道,刚开始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,过一年就好了。正如他所说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的情况缓解了很多。我也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自我调节的办法——每当孤独感袭来时,我会选择戴上耳机, 放着Phonk音乐,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。同时,孤独可以让我更加冷静地去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琐事

慢慢地,也学会如何与孤独相处,逐渐适应了独自一人的生活。

孤独的时候会听听这首歌

Hello My Loneliness , this time can we be friends? 很喜欢这句歌词

在这个世界上,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,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

实习结束,回到学校,本以为终于可以短暂摆脱孤独。可室友不是在备战考研、就是在外出实习;集训队的队友也各有各的课程和任务,暂时又不想学习,总不能在机房打游戏吧。要好的兄弟们更是分散在全国各地,只有寒暑假才能相聚。

突然间真的觉得自己好失败,大学过去的三年里,除去室友、集训队的队友,没能交上一个朋友...大一的时候,班上还有一个同学经常来找我踢球,但随着集训、比赛的各种压力,我逐渐抽不出时间。一次、二次...多次的“我没有空唉,有比赛不能来”后,他便再也没来找过我...

后来买了一台相机,几乎每天都会背着它出门练习摄影,十二月出校门的次数比我前三年(除回家)加起来都要多。一个人带着相机漫步街头,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真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满足。或许,正是这份孤独,让我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现在,我发现孤独并不是敌人,更像是一位沉默的朋友...

0x04 致谢

排名不分先后哈,当然还有很多人,列不下了

  • Bi0x : 真的就像一座灯塔。一年国庆,集训队团建结束后,他带着我参观了他的出租屋,撸了撸他家的猫咪。今年得知我要来杭州实习后,他主动提出要把闲置的公路车借给我通勤。周末也会邀请我去他家一起玩桌游,不得不说"重塑火星"是真的好玩!

  • uuyjp: 刚来集训队的时候,我独自坐在机房的角落。直到某天,他主动和我搭话...后续也成为了比赛时的队友。大二大三最焦虑的时候,他经常安慰我,并且在技术上真的给了我很多指导。临近毕业的时候他回了学校,在学校里走了很久很久,聊了很多生活&工作上的事情。也是我遇到为数不多真正希望我好的人吧。

  • Legend chen: 我的CTF引路人。大一ACM失利的时候,我非常痛苦,他走过来问我,你要不要来试试CTF,后续也一起打了省赛和蓝帽杯决赛。买了相机后,他教了我很多摄影的技巧,带我去杭州扫街......

  • s0rry、fallw1nd、reheroadchick、Sanyic、Ge9ianGift1aaaa...等秋招er: 迷茫、焦虑的日子里,我特别感谢他们的陪伴。记得有一次二面被挂的时候,s0rry不仅安慰了我,还分享了很多面试的技巧等等,偶尔还给我秀一手他的技术。一起合租的日子里,经常讨论技术问题到深夜,周末一起放松娱乐,那种互相支持的氛围真的帮我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。

  • Lunatic、enllus1on、AsaL1n、x1ao : 几位并肩作战的队友,今年一起拿了省一和国二。两个同届的队友也都保研到了92,太牛了!

  • woodwhale、peco...:学长们,求职的时候帮我内推,可惜最后没能去成。

  • 兄弟(牢大小队)和室友 : 在那些平淡无奇的日子里,充实着我的生活。

  • 我的父母:一直都很支持我的想法。一开始就和他们坦白,我是旷课出来实习的(在确保不会影响毕业的前提下),还帮我垫付了第一个月的房租。期间还过上海、杭州看望过我。

.......

0x05 思考

其实,我写了很多内容,后面想想还把这块拿掉了,人的思考和认知是不断进步的,有些暂时的思考结果,一旦记录下来,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自己推翻。

就一句话,还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吧,认知(技术、经济、历史、政治多个维度的)真的真的真的太重要了。

哎呀,其实还有多事情还想不明白,路还长,以后慢慢想吧!

To Do:

  • 好好工作,顺利度过试用期

  • 增重! 确实太瘦了,被人说看着没有安全感呜呜呜。主要我不知道为啥吃了就是不长肉,所以准备试行一天五顿 !

  • 入职后打算养一只猫咪(暹罗猫或者布偶猫?)

  • 一直想去看看i人的天堂——北欧!明年国庆拼上年假看看有没有机会

  • 才发现2024年一篇技术博客都没写,好羞耻啊啊。明年得写起来了。

  • 看了Weishu的一篇文章——技术人员的桎梏。的确,技术并不能解决生活的一切问题,只是日常工具箱里的一种工具。还是需要培养技术之外的能力

Fup1p1

Dec 31, 2024 (虽然发的不是这天嘻嘻)

于 上海 (2024年的起点,亦是终点!)

终于写完啦!真的好爽!!!文笔虽拙,承蒙阅读至此,亦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学业精进,事业有成!

评论区